【古代謎語故事】
于謙是明朝時著名的將領,也是一位有名的詩人,寫詩是他平時最大的樂趣。有一次他寫了一首詩。全文是: 千錘萬擊出深山, 烈火焚燒若等閑。 粉骨碎身全不惜, 惟留清白在人間。 他把這首詩交給書童,讓他上街買詩中所寫的東西。書童以為主人讓他去買詩書,他拿著這首詩跑遍了街上的每一家店鋪,也沒有買到這樣的詩書。于謙只好另派書 童去買,這個書童對這首詩經過多次的讀念琢磨有把握地跑了出去,很快就買回了一塊磨刀石、一把鐵釘子,半口袋麥子和豆子。于謙問他為什麼買這幾種東西,書 童高興地說:「磨刀石是經過千錘萬擊來自深山;鐵釘是鐵打而成是烈火焚燒若等閑;麥子磨成麵粉是粉骨碎身全不惜;豆子經過加工做成豆腐是惟留清白在人 間。」于謙聽了書童的回答后說:「這些東西不是我要買的東西,我只是要買一種東西。」最後于謙只好另派一書童去買,這個書童先將這首詩仔細地讀了又讀,又認真地思考了一會兒,經過反覆推敲,飛快地跑出去,很快地就背回了一筐東西。于謙看后非常高興,這正是他所需要的東西。 小讀者,你知道這筐里盛的是什麼?
有個在外地的文盲想給妻子送100元錢回去,但又有事走不開,就托他朋友帶給他妻子100元錢和一封信。結果他朋友不懷好意,半路把信拆開,看見信中只畫了八隻八哥和四隻斑鳩,對錢卻一字未提。於是他就把錢拿走50元,只給他妻子50元。可是當文盲的妻子看見信后,卻說:「我丈夫明明說是帶了100元錢,怎麼只有50元啊。」結果那人狼狽的退還了那50元,你知道他妻子是如何從圖中明白捎來的是100元錢的嗎?
一場秋風,吹破了「詩聖」的成都草堂,五十歲的杜甫,帶著全家乘舟東下,漂泊到四川奉節縣,在沙頭鎮開了家「百草堂」中藥 鋪,藉以維持生計。 當時,鎮街口有位蜚聲奉節的祖傳郎中劉玉霍,他不僅以高超醫術治好了千百個病人,而且常解囊濟貧,救助百姓。杜甫甚為感動,連說:「好一位善良的老人!」 次年新春,杜甫親筆書寫了一副春聯,贈給劉郎中。上聯是:阿斗過橋到蜀地 下聯是:昭君出塞去異鄉 橫額是:立起沉痾 這副對子內,既暗含了四味中藥名,一位漢將名,又巧妙讚譽了這位老中醫。 精通文墨的劉郎中細細一看,連聲稱謝,當即擺酒宴請杜甫,直到一醉方休。 你能破這副對聯謎嗎?
《名醫戲官 》 明代醫藥家李時珍曾任四川蓬溪知縣,后因繼承父志編修《本草綱目》,決意辭官回鄉。 離職前,接任的縣官為李時珍餞行。席間,那新官求道:「素聞李公醫道高明,可否為下官開貼滋補單方?」 李時珍早聞此人是個「酒色財氣」四大全的昏官,於是佯裝允諾,取過文房四寶,開了一劑葯: 柏子仁三錢 木瓜二錢 官桂三錢 柴胡三錢 益智二錢 附子三錢 八角二錢 人蔘一錢 台烏三錢 上黨三錢 山藥二錢 寫畢,李時珍揚長而去。 第二天,那昏官將單方交於師爺去撮葯。師爺細細一看,忙說:「大人給他罵了!」接著道出了其中奧秘。那昏官一聽,氣得直拍桌子。 你知道這藥方中罵了句什麼話嗎?
話說在一個奇怪的村子,住著Bear、Elephant、Pig三個人,他們只會用「是否」來回答問題,而Bear、Elephant用舉左手、右手來表示「是否」(外人不知道哪只手表示「是」),Pig用語言來表示「是否」。
Bear知道有關村子的事情,但有時說真話有時說假話;
Elephant知道Bear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,但是,當Bear說真話時Elephant說假話,當Bear說假話時說真話;
Pig知道Elephant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,但在同一天只說真話或只說假話。
現在你聽說這個地方有一個寶藏,就想要知道是不是真的。那麼你要怎樣問才能用最少的問題得到答案?
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,碰到一位壽星過生日,便送了副對聯給他。上聯是:「花甲重開,外加三七歲月」,下聯是「古稀雙慶,內多一個春秋」。老人一看,拍案 叫絕:「妙哉!妙哉!」有人問:「妙在何處?」老人道:「這不正是我的年齡嗎?」人們一算,才恍然大悟。你能根據這副對聯,算出這位壽星的年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