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聯故事:一次,唐伯虎正在田埂上觀賞風光,忽然一位老農挑著一擔河泥迎面走來 ,因為田埂太窄,必須有人讓路,才能通過。這時老農開口說 :「我出個對子你來對。對得上,我讓路;對不上,你讓路 。」唐伯虎欣然答應了。老農指著擔子說:
一擔重泥攔子路
唐伯虎一聽,愣了好久,對不上來,只好脫鞋下水讓路。原來,這是個「隱字對」 ,「重泥」隱「 仲尼」,就是孔丘;子路是孔子的學生。意思是說,老師難住了學生。過了幾年 ,有一次,唐伯虎外出訪友,遇見一個官老爺坐船觀景后,在夕陽殘照中,縴夫們搖著船說說笑笑地往回走。唐伯虎看到這個景象,才想到了下聯。你知道下聯是什麼嗎?
宋徽宗趙佶,本酷嗜繪畫,善工花鳥。有位時廣為搜集歷代名人書畫墨寶,並親自掌管宣和畫院,經常考察宮廷畫師的藝術技巧。
一日,趙佶踏春而歸,雅興正 濃,便以「踏花歸來馬蹄香」為題,在御花園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畫考。由於花之「香」氣難用形象表現於畫面,許多畫師雖有丹青妙手之譽卻面面相觀,無從下 筆。獨有一青年畫師奇思勃發,欣然命筆。
宋徽宗俯身細覽,撫掌大千贊:「妙!妙!妙!」接著評道,「此畫之妙,妙在立意妙而意境深。把無形的花'香 ',有形地躍然於紙上,令人感到香氣撲鼻!」
眾畫師一聽,莫不驚服,皆自愧不知。結果,這幅筆精墨妙,構思奇巧的丹青妙作被選進內宮清裱鑲掛。
你知道那年輕畫師畫的是什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