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謠:「破戲台,爛秀才,小足板子洋煙袋;火車站,德律風(telephone),大足板子畢業生。」歌謠反映了當時( )
A、傳統舊俗遭否定
B、新舊事物的衝突
C、新舊事物的並存
D、社會轉型的苦痛
一位西方學者說:「中國人的姓總是位於個人的名字之前,而不向西方那樣,位於個人的名字之後。」中國人強調姓而忽視名所反映的實質是( )
通過對一定數量的新生兒進行測試,研究人員發現新生兒對某些圖形的識別是與生俱來的。
如果上述測試結果正確,那麼以下哪項一定為真?
元朝人曾作《木棉歌》:「秋陽收盡枝頭露,烘綻青囊翻白絮,田婦攜筐採得歸,渾家指作機中布。大兒來覓襦,小兒來覓褲。」該詩歌能夠反映元朝( )
嘉慶帝親政之處,認為凡事「必專責之軍機大臣,則其權過重」,與「乾綱獨斷」的家法不符,強調軍機大臣不過「承旨書諭」而已,皇帝並非「將臣工翊贊之職盡責此數人」。這表明嘉慶帝認識到( )
今年第21號颱風「杜鵑」使浙江部分地區遭受重大影響,也使保險業承受了巨大的壓力。以寧波為例,保險業共接到車險報案件數9566件,報損金額7761萬元,企財險報案件數1665件,報損金額2.2億元。這說明此類保險( )
新浪微博 70,000+
移動應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