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世界和平』-Y 2023-04-29 21:54:12
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理论,叫“破窗效应”。
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菲利普·津巴多在1969年所做的一个实验。
菲利普找来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,B车完好无损地放在加州的中产阶级社区;A车将车牌卸掉,并打开车窗后放在纽约相对杂乱的社区。
车牌卸掉的A车,很快便被人惦记上了,车内的东西被洗劫一空,到最后,整辆车都被拆完搬走了。
而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B车,因为完好无损,即使放了一个星期之久,也没有遭到任何的破坏。
后来,菲利普用锤子将那辆完好的车的玻璃敲了一个大洞,结果,过去了几个小时,B车跟A车惨遭相同的命运。
所以,知名学者威尔逊和凯琳提出了“破窗效应”的理论: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,这扇窗户得不到及时维修的话,就会有更多的窗户玻璃被打坏。
由此我们可知
环境中的不良现象,如果被放任自由,会不停诱使人们仿效,甚至变本加厉,问题就会越来越大,最后会引发一系列更为严重的后果。
再举个例子:
你因为有一天太累了,之前坚持了80来天的健身,想着今天先休息一下,明天再补回来……接下来几天一直保持这个心态,大概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,你再也看不到自己的八块腹肌和马甲线,因为从休息那天之后你就没有锻炼了。
不出意外的话,大部分人这一次的锻炼计划就到此为止了。
下次再开始又是间歇性踌躇满志准备健身锻炼了。
(这让我想起来,我想养成写日记的习惯,每次都是坚持了几个星期之后,有一天断了,之后日记本就会落灰,直到我下一次想要坚持写日记。。)
生活中遇到了小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被发现,有可能后续会有越来越严重的后果。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愈发地重视细节,往往不容易被注意到的细节是导致问题发生的最原始原因。
现在人们常说的“摆烂”其实就是“破窗效应”的一种体现,遭遇了一些挫折,就看不到希望,最终困难会越来越多,越来越难以克服,陷入到一种恶性循环中。
如果我们在困难出现开始的时候就给解决掉,补好了第一个缺口,那么后面的链式反应就不会发生。
再到日常生活里,在家里,如果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,总是把东西随意放,开始随意放一件衣服,一双鞋,久而久之,在不经意间家里就变得非常乱糟糟,可能连自己都还没意识到是变得如此乱的。
避免“破窗效应”,第一个要做的就是保持自律,从第一件事开始,不要让坏习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,凡事都要解决好第一个缺口,扣好第一粒扣子!
大家有什么破窗效应的例子,或者对于破窗效应的解决方法,在评论区一起交流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