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通过社交网站直接登录
×
条@我的评论,查看@我
条新私信,查看私信
条新评论,查看评论
位新粉丝 查看粉丝

沙尘暴来袭,除了吃土,我们还需要知道什么

2023-04-12 15:47:24

中央气象台4月11日06时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:受冷空气大风影响,预计4月11日08时至12日08时,新疆南部、内蒙古大部、甘肃东部、宁夏、陕西中北部、山西、河北、北京、天津、山东、河南、安徽中北部、江苏、上海、湖北北部、黑龙江西南部、吉林中西部、辽宁中西部等地有扬沙或浮尘天气,其中,内蒙古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沙尘暴,内蒙古中部局地有强沙尘暴。

今年北方沙尘天气频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:

1.气象条件。今年北方的天气异常干燥,加上风速较大,形成了适合沙尘暴形成的气象条件。

2.人为因素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大量的建筑施工和道路扩建工程等都导致了大量裸露的土地,这也是造成沙尘暴频繁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
3.自然因素。近年来,全球气候变化加剧,全球范围内的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,北方沙尘暴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。

沙尘暴是种全球性大气环流带来的副产品,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,因此并不是一朝一夕,或者单靠我国自己努力就能彻底解决的事情。其实我国在治理沙尘暴方面已经做了非常多的努力了。从1979年就开始启动的“三北防护林”建设,已经进行了40多年,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。截止2020年,三北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保存面积达3174.29万公顷,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.05%提高到13.57%。这已经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。

但是把希望完全寄托在防护林上也是不现实的。防护林主要的作用是固沙,而非防沙。种植植被,可以有效防止当地成为沙源,但从别处刮来的,位于数百上千米高空中的沙尘,林地的防护作用相当的有限。前面也提到了,我国沙源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蒙古国,当地的环境问题,我们也鞭长莫及。与沙尘暴的对抗,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。

沙尘天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,它比一般风灾多出了损害人体健康的特点。细菌、病毒等病原体可随着沙尘迅速在大范围内扩散,严重威胁社会的公共卫生。在干燥多尘的天气里,最易诱发的疾病是咽喉干燥、咽炎、感冒、哮喘、肺炎、气管炎、过敏性鼻炎、鼻孔干燥出血、眼角膜炎、眼结膜炎、眼睛干涩……为此,必须做好个人防护。

面对沙尘暴,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防护呢?
减少户外活动:尽量避免在沙尘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,特别是在沙尘最为严重的时段避免出门。
戴口罩:出门时佩戴口罩可以防止沙尘进入呼吸道,建议选择过滤效果较好的口罩。
注意个人卫生:回家后要及时清洗面部、手臂和脚部,以防止沙尘粒子残留在身上。
室内保湿:沙尘天气下空气干燥,建议在室内使用加湿器保持适宜的湿度。
保持室内空气清新: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或开窗通风,及时清洁室内空气。
调整饮食:建议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、C和E的食物,如绿色蔬菜、水果、豆类等,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。
减少开窗次数:尽可能减少开窗通风的次数,以减少沙尘进入室内的机会。
还有!不要佩戴隐形眼镜沙尘天保护眼睛尤为重要!!

标签: 沙尘暴